科创板开市即将满一周年,首批25家科创板部分限售股将迎来集中解禁期。根据WIND统计显示,7月科创板解禁市值高达2226亿元,为科创板年内最大解禁月份。首批科创板解禁压力集中在7月22日,解禁规模高达2183亿元,占全月科创板解禁规模的98%。
具体来看,中微公司、澜起科技、虹软科技、睿创微纳、西部超导解禁市值超百亿元。其中,解禁市值最高的是中微公司,最新总市值达1440亿元,公司共有1.94亿限售股22日上市流通,解禁市值高达522亿元。数据显示,解禁比例相对较高的公司有西部超导、天宜上佳、虹软科技、容百科技,解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均超50%,解禁压力较大。
8日晚间,睿创微纳、天准科技2家公司率先发布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
睿创微纳公告显示,本次上市流通的限售股分为两部分,共计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39.13%。其中,战略配售300万股,股东数量为1名;除战略配售外,其余上市限售股数量为1.71亿股,股东数量为84名。
记者注意到,85名限售股股东中不乏重量级创投机构,如深创投持有限售股2168.83万股,占总股本的4.87%。
日前,上交所发布了科创板减持实施细则。从细则来看,大部分解禁股份的减持需遵守“慢走式减持”规定,且两类股东需要预披露。根据减持细则要求,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需在减持公告发布日15天后才能减持,且前者采取集中竞价交易减持的,还需遵守“90天内减持股票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的规定。同时,持股5%以下的首发前股东,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的,也需遵守“90天、1%”的规定。
对于科创板解禁,华泰证券策略分析师张馨元表示,“部分个股解禁规模占其流通市值比重较大,短期或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相比首批创业板,首批科创板解禁收益率更高、解禁市值占比也更高,科创板解禁高峰会形成供给压力冲击,或对科技股形成一定扰动。不过,总的来看,大幅冲击的可能性较小。一是解禁效应,解禁前心理冲击或大于实际减持效应;二是历史经验,解禁高峰并不一定造成市场大跌;三是减持行为,解禁后并不一定在当月就减持;四是借鉴首批创业板,大规模解禁并未对市场形成大幅冲击;五是减持安排,多元化减持方式助于缓解压力;六是资金供给,科创50指数推出等吸引增量资金。”
国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启尧指出,“一方面,解禁对市场或有短期冲击,但影响相对有限,反而可能是‘黄金坑’;并且,伴随解禁落地,流通筹码扩容,将为机构集中增配科创板提供入场机会。未来,伴随科创板指数出炉、科创板基金发行、以及存量资金增配,科创板有望迎来巨幅资金定向增配。因此解禁若带来‘黄金坑’,很可能成为三季度‘科创牛’的起点,看好其带动科技板块成为市场主线。”
深圳商报记者 陈燕青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