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水滴筹向网络谣言开战 回应传闻:误把水滴筹理解成慈善公益组织

有组织的“黑稿”陆续出现攻击平台,又一企业对此发声。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称,遭遇“类似大量制造虚假消息和恶意营销的网络攻击行为”,并列举了一系列疑似通过洗稿、改换标题字眼等方式在各种营销号、自媒体账号定期投放的文章,这些文章背后的账号数量多而分散,文章内容和风格几乎一致,存在明显组织化操控、规模化操作的痕迹。针对网友提出的大众筹平台的“流量之争”,“公益变生意”的质疑声,水滴筹在声明中再次表示自身“并非慈善公益组织”。

向网络谣言开战 回应称“并非慈善公益组织”

水滴筹表示,“这一系列人为制造的关于水滴筹的谣言,试图通过操控舆论、混淆视听的方式诋毁水滴筹平台的声誉,这么做的后果将是损害整个大病救助行业的有序发展,不利于弱势群体及时求助,不利于净化网络环境。”

水滴筹在声明中回应了几点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如水滴筹并非慈善公益组织;自上线以来从未向用户收取费用,在相当长时间里以救助金的方式帮用户承担了第三方支付渠道手续费;已与平安银行签署了专项资金管理协议,筹款资金直接进入该专管户,和平台自有资金隔离,专门管理、专项使用等等。

据悉,水滴筹自2016年7月上线。截至2020年7月中旬,已成功为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得超过320亿元的医疗救助款,超过3.2亿爱心人士支持了平台的救助项目,共计产生10亿人次的爱心赠与行为。其中,水滴筹已额外向筹款用户补贴超过1.5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水滴筹在声明中再次提及“并非慈善公益组织”。实际上,近年来水滴筹和轻松筹等大病众筹平台正在淡化自身的“慈善”色彩。在内部邮件中,水滴筹称线下服务严禁混淆使用“志愿者”名称,应称“筹款顾问”。

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曾在微博中表示:“公众对于水滴公司以及水滴筹还是有些误解,有些网友把水滴筹理解成了慈善公益组织,其实水滴筹的核心本质是一个免费的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工具。”

本端记者此前曾报道,病筹款平台多数分为三个业务板块:筹款、互助和保险,商业模式就是通过帮助患者筹款以获取流量,继而引流至他们的互助业务,再进一步引流至保险业务,以此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如何争取到更多患者便成为了关键,为此各大平台招聘了大量的“筹款顾问”。

有业界人士评论称,放任这种恶性竞争,大病众筹这一互联网新生业态只会消耗更多捐助者的信任。

“黑稿”成不正当竞争“黑武器”

水滴筹此次发布的声明,再次爆出行业乱象——“黑稿”。根据公开报道,腾讯、阿里、小米、美团等企业均曾披露遭遇“黑稿”攻击。

例如在6月,某自媒体通过各大平台刊登了一则《致歉说明》,承认其在“阿里蒋凡事件”中虚构编造了70余篇黑稿进行全网推送,阅读量过亿;“阿里员工招小三”的传闻同样也迎来反转,作者在知乎上发布道歉声明,表示该贴内容系虚构编造。

近年来,以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崛起,极大丰富了公众获取资讯的内容和渠道。但与此同时,一些带有不良商业目的的企业和个人却打着“自媒体”的旗号,通过撰写黑稿、发布网络谣言、雇佣水军,达到抹黑竞争对手和商业诋毁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使很多公司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及品牌声誉和消费者的知情权。

人民日报海外版曾在《网络“黑稿”何时休(网上中国)》中评论,在企业竞争中,利用抹黑对手的“黑稿”进行商业诋毁,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互联网乱象之一。“黑稿”泛滥,正在成为不正当竞争的“黑武器”。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潘福达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水滴筹回应传闻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