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靠炒鞋在杭州买房”刚刚上了热搜,这两天,众多炒鞋族朋友圈又被《“炒鞋族”被诈骗30余万元 受害人多为“95后”“00后”》的文章刷屏。
“能定性为诈骗的,其实很少。真实被骗人群和数额远不止这个量级。”上海一所大学的金融专业学生王庆(化名)正在兼职做二手鞋买卖,他告诉记者,仅以他身边的“鞋圈”朋友为例,这些人累计起来的被骗数额就超过了30万元,“都是被骗几千元的、几万元的,真是维权无门的感觉”。
“球鞋是股票,还是毒品?”美国电商平台Stock X的创始人Josh Luber曾在一场TED演讲中说:“对很多人来说,球鞋是一种合法且门槛较低的投资机会。”而在我国,球鞋投资的中文名叫“炒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随着90后、95后消费能力的提升、球鞋市场的日益火爆,已经出现了诸如“球鞋期货”这样的买卖。
但这些所谓“买卖”,却因没有基本规则保障,往往让年轻人身陷骗局,维权无门。
一双鞋没有,照样骗得你团团转
今年3月底至4月不到一个月里,上海数名“炒鞋”爱好者被俞某先后骗走了30余万元鞋款。
“拿下家的钱,还上家的债,手头上一双鞋也没有。”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北蔡派出所的孙晓峰是负责接警的民警,他告诉记者,就连警方都“差点”被所谓的球鞋卖家小俞骗了。
最早是一位居民到派出所报案,声称自己以每双3000多元的价格,向俞某买了30多双“椰子鞋”。“椰子鞋”是阿迪达斯和侃爷联名发布的“YEEZY运动鞋”,因款式新颖、配色漂亮,颇受年轻人追捧。
报案人当时的主要诉求是——花钱买了鞋,卖家迟迟不发货,想通过警方要求卖家退款或者发货。但俞某称他把10多万元货款分别转给了不同的上家,并且“上家供货商”不能发货的理由充分。
孙晓峰告诉记者,警方最初判断,这只是一起“买卖纠纷”。但经警方后期仔细核实后发现,俞某转账的所谓“上家”,其实也是当初向俞某买鞋却未收到货的“被害人”,俞某向他们转账只是在“退款”而已。那个与俞某微信往来提供货物状态的“上家”,只是俞某的一个朋友,收了俞某几百元钱配合“演戏”。
俞某手中,一双鞋也没有。他被警方羁押后,陆续又有被害人前来报案,累计金额达到30余万元。
但俞某这样的“骗子”,在江苏丹徒男子殷某面前,就小巫见大巫了。
殷某长期租用两三辆豪车用来炫富,月租金12万-15万元。他也在一双鞋都没有的情况下,以类似俞某的手段骗取40余名受害人超过600万元的“期鞋”款。被害人多为90后年轻人、炒鞋族。同样的,殷某每次只能把现在客户给的钱少部分赔给之前客户,就这样一直“滚钱”。
上海浦东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前述俞某案件中的被害人多以95后、00后为主,多为在读高中生或大学生。其中一名任姓被害人还未满18周岁,正在读高一,他在向公安机关报案时表示,自己和俞某是通过二手交易平台认识的,至案发时被骗金额已近两万元。
“球鞋期货”如何空手套白狼
炒鞋圈业内人士小天(化名)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炒鞋族”每次被骗的案例,都会在“炒鞋圈”里广为流传,“大家都很关注怎么防止被骗,但被骗的新闻还是屡见不鲜”。
小天介绍,现在“炒鞋圈”出现了“球鞋期货”这样的新买卖。“球鞋期货”就是延期交付的球鞋。以一双椰子鞋为例,卖家以3000元的价格当下卖给你,你可能要等待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到这双鞋。
小天接触过不少这种“卖期货的”,他们一般给的价格都比市场价稍低一些,以此吸引买家。但小天告诉记者,买期货的朋友,10个里头有9个是亏的。
一双期货鞋,几个月后,如果这款球鞋价格涨了很多,卖家通常会告诉你“没货了”,退钱给你;如果价格跌了,比你当时的进货价更加低,那么卖家会火速给你发货。这一过程中,什么时候发货、是否发货,全都由卖家说了算。
此前,“炒鞋圈”流传着出生于1997年的成都男生“饼干哥”的“神话”。2019年,年仅22岁的“饼干哥”已经成了球鞋期货圈里的“大佬”了。当时,据维权群统计,涉及200多人、2000万元的资金,被“饼干哥”套牢。
这个22岁男生,有着鞋圈大佬的一切高配属性——刺青、名表、法拉利,外加一间自己开办的潮鞋实体店。但当东窗事发时,他的实体店关门了,鞋全被债主拿走,人也不见了。
小天告诉记者,之所以有那么多人爱玩“球鞋期货”,一是被暴利驱使,感觉自己能轻松挣大钱,二是上家发展下家,下家再发展下家,中间一环套一环,让人感觉“都是和自己有往来的熟人”。
实际上,孙晓峰告诉记者,被骗的都是“熟人”。“有的人从对方那里买过一两双鞋,或者对方发过10双鞋,他就觉得对方有供货能力,可以相信。”他告诉记者,前述被俞某骗钱的受害人,都曾在俞某处买到过“价廉物美”的好东西,而这些东西,只是俞某从二手平台上淘来后翻新的“旧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这些“球鞋期货”玩家之所以能一步一步敛财累计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炒鞋族维权困难。
“我有个朋友,从浙江来上海维权,货值1万多元。”小天陪这个朋友找“球鞋期货”玩家维权,警方找到了当事人,但当事人出具了“有货未发”的证明,拒不还钱,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不见得为了1万多块钱来上海打官司,维权成本太高了”。
小天说,仅从目前媒体上报道过的“球鞋期货”诈骗案件来看,这个市场真正的维权无门、被诈骗体量,远不止这个数。揭露出来的,“最多就占到十分之一”。
年轻人最易上当,维权无门是常态
记者注意到,在前述案例中,所谓的“球鞋期货”玩家大多手中无货,拖延交货的过程中,他们用各种看上去“有图有真相”的说辞,来使买家相信其“真的有货”。而这些聊天截图、转账截图,几乎都是这些人“自编自导自演”的。
这些都给民警破案带来了一定难度。孙晓峰说,除了“空手套白狼”的炒鞋族,民警还会遇到很多“货、图不符”的案例,这种情况下的维权,更加困难。
“没货的,纯属拿下家钱还上家欠款的,判案时一般考虑诈骗;有货的,发货延迟很久很久的,属于买卖纠纷,他们可以到法院民事诉讼;货图不符的,如果又没有交易平台,只是私下电子支付交易的,恐怕只能去找消保委。”孙晓峰说。
他建议,在“鞋圈”涉事未深的年轻人,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一个卖家,不要进行私人之间的交易转账,“可以拿到货品后再付费,也可以当面交易,轻易不要转款”。
涉事金额比较大的,除当面交易,还应对上家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其家庭住址、门店地址、身份证信息等,都要一一核对,为后续可能产生的维权,做好充足准备。“实际办案中,我们经常遇到连上家真实姓名都不知道的人,什么信息都没有,就只是在几个交易平台上有过几次买卖往来,就觉得对方可信了。”孙晓峰说。
“应该在降低散户杠杆上做文章。”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合伙人朱峰认为,对于一些信贷资格不足、还款能力明显较弱的消费者,金融机构在对其发放消费贷时要严格审查其资质,严禁大量杠杆资金用于炒鞋行为。
对此,新华社曾援引专家意见称,无论球鞋还是裙子等,年轻人有个性化需求是正常的,但切勿跟风炒作,指望炒鞋、炒裙子等牟利,容易落入陷阱,成为接盘侠。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对俞某涉嫌诈骗30余万元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作出一审判决,以诈骗罪,对俞某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