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禁塑令”升级 可降解塑料袋也能轻松“循环”起来

“禁塑令”正式施行近一个月,在市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市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陈新与20余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尽快推进在全市范围内全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的建议》的提案,就关乎老百姓切身生活的“塑料袋使用问题”建言献策。

源头减量,控制使用和丢弃都很重要

根据《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的要求,自今年1月1日起,上海商超门店、餐饮打包外卖已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购物袋。从“限塑令”到“禁塑令”,反映的是相关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无序使用塑料制品造成的诸多环境污染问题,也体现了在未来几年中,上海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

在去年的政协会议上,很多委员就针对这个话题发表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今年,更严格的“禁塑令”正式实施后,绝大部分商家、市民都积极响应,纸袋、无纺布袋、可降解塑料袋纷纷唱起了“主角”,

陈新告诉记者,其实塑料袋的发明本就不是用来一次性使用,而是为了代替一次性纸袋、多次重复使用,“从源头减量方面来讲,控制住塑料袋的使用和丢弃非常重要。因此让其回归到重复使用的本意,可以从根本上减少其带来的污染。”

提升强度,让可降解塑料袋“循环”起来

记者走访申城多家商超、卖场发现,很多商家都在结账时准备了纸袋,市民也大多自备无纺布袋,而在部分市场的生鲜、水产柜台,因为考虑到承载强度的问题,还是使用了较厚的塑料袋。

陈新表示,纸袋承重性差,而目前超市等场所使用的无纺布袋的原料本身还是不可降解的塑料或纤维材料,因此,借鉴德国及瑞士的成功做法,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限制一次性塑料袋的流通渠道,用可重复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替代现在的不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塑料袋。“不过,目前普遍使用的可降解塑料袋,在力学性能上还是比较差的。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调整原料配比和改良生产工艺,其强度是可以提高的,但相应的,成本就会提高,从而抬高零售价格。”

供应链管控+政府补贴“两手抓”

而这,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政策管控上再“加把劲”。

“最主要的,还是要切断源头供应链”,陈新认为,应禁止在上海境内的厂家继续生产不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塑料袋,并禁止外地生产的不可降解塑料一次性塑料袋在上海销售。同时鼓励企业转型生产可降解塑料袋,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经济补贴。

而在人们实际销售、使用过程中,则可以采用政府补贴的方法,将每个可降解塑料袋的售价控制在0.5元(小号)至1元(大号)以下,一方面大多数市民可以承受这个价格,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价格杠杆倒逼人们改变对塑料袋的使用习惯,做到重复利用。即便塑料袋最后被丢弃,由于其可以被降解,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一次降解塑料袋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