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正文

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为自己闯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成立一年,孵化10多家企业,当年实现盈利;

虽为县级市,却吸引来自上海、山西、武汉等地科研人才“扎根”。

这是赤壁市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的一份履历。

2020年4月,赤壁市在全省率先设立城市综合性研发服务机构,定位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经过一年探索,该市相关负责人认为,研究院发展渐入佳境,“接近豁然开朗的感觉。”

县级研发服务机构,能“活”得下去吗? 现状 研究院开办当年实现盈利

研究院要生存,需要大量市场主体的科研需求做支撑。

维达力是赤壁市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去年起,该院和维达力合作了4个项目。去年12月,深圳显示屏推介会上,他们的合作成果受到各界关注。“联合研发的玻璃染色技术,属于前瞻性的原始创新,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赤壁市产业顾问、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洪昕林说。

仅仅一个维达力,能让研究院活下去吗?

“承接企业课题是一个方向,研究院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课题。”赤壁市科信局副局长、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西洲说。

西凉湖水葫芦泛滥,不打捞在湖里造成污染,打捞起来堆在岸边,又易腐烂。赤壁市生态环境分局与该研究院合作,探索治理西凉湖水环境污染,将水草、农林废弃物、餐厨垃圾等制作成生物有机肥。

技术走向现实,还需要资金。赤壁市城发集团美丽乡村公司投资,与研究院合作成立赤壁市兴农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小试、中试都做完了,符合预期。”兴农生态公司的贺华斌说,公司投资5000万元正在建设的水草处理项目,将专门致力于西凉湖水质提升、水草打捞综合利用的问题,预计年产3万吨生物有机肥。

今年,赤壁市生态环境分局再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与该研究院合作,解决黄盖湖等自然水体的污染问题。

政府项目、企业项目“两条腿”走路,该研究院账面资金当年略有盈余。

张西洲认为,县级城市将是科创活动非常活跃的地方,研究院是一个很好的切口。

能破解县级科创产业发展难题吗? 效能 一项科研成果引来一家沿海企业

身穿白大褂,行走在研究院的实验室,32岁的周鹤觉得非常踏实。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毕业后到研究院上班。

“想做一些技术成果转化的事,让实验室的成果变成现实发展的推动力。”周鹤说。一家新材料生产企业需要解决中间体的废水处理问题,他已拿出初步方案;一家纺织企业在生产中,部分纤维混到水里,导致纺织针孔堵塞,如何提升水质,周鹤正抓紧研究。

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洪群发,曾在中科院大连物化所担任研究员,此后在上海一家上市公司担任分析技术总监。去年疫情后,作为赤壁人,了解家乡有这一科研平台,他决定留下。

“县级城市要和大城市抢人才,政策一定要开放、灵活。”张西洲说。在与维达力合作中,该企业通过猎头公司挖到浙江的一名博士,几个来回,企业跟这名博士都谈不拢。研究院协调,决定为这名博士提供研究院的事业编,再以科技副总形式派到维达力工作,“如果他不在企业上班,可随时回来。”

靠编制留人,可持续吗?“起步阶段需要政府输血,扶上马、送一程。长远看还是需要自己的创新模式和造血能力。”洪昕林认为。

目前,赤壁市委市政府给予该研究院特殊人才政策,招聘硕士以上专业人才,编制不受限制。用好用活编制,研究院提出“四线城市、一线待遇”,即用事业编制吸引人,就像一个“引子”,再用所承担的项目经费补贴工资,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的支持政策,允许大家兼职兼薪和创新创业,从其所承担的项目中支付科研津贴,将其收入补贴到一线城市的水平。

2020年试行该引才政策后,研究院已招聘全职硕士17人、博士3人。其中,70%都是“90后”。

是否需要政府长时间提供资金扶持?张西洲摇摇头。目前,赤壁市把跟科研相关的项目经费,都统一到研究院,一方面当做项目经费,另一方面资金如何使用,由研究院提出专业意见建议。此举不可避免会动其他单位的“奶酪”,从市科信局派到研究院工作的张西洲说,“不能陷于部门利益,只要是有利于全市发展大局的事,都要鼎力支持。解放思想,理顺体制机制,框架搭建好了,运转起来就更顺畅。”

未来发展可持续吗? 探索 用活政策,增强造血能力

家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硕士毕业,一年前到研究院工作,现在,他已是研究院珠海企业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27岁的郭文强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去年9月份就职后,研究院派郭文强团队去珠海出差,帮一家做激光打印油墨的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经过近一年探索,郭文强和同事研发了一种水性高分子助剂,添加这种助剂后,油墨的颜色更均匀,能替代国外进口产品。目前,该技术进入中试阶段,如能顺利投产,预计可为企业降低40%成本。为此,该企业决定,到赤壁投资建厂。

“生产要素、创新要素都在向中心城市聚集,作为大城市周边的城市,如何发力?”咸宁市委书记孟祥伟认为,研究院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不仅解决当下“过得去”的问题,还能解决将来怎么“过得好”的问题。通过创新驱动,把项目的“根”留住,形成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短评

县级市“纸变钱”

的有益探索

陈会君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经济建设一线,缺的就是中试放大的中间转换平台。

我省各地都有政府出资办产业研究院的探索,但限于地方引才留人难、产业支撑度不高等原因,一些研究院发展举步维艰。

赤壁的破题有哪些价值?

既“找市长”,更“闯市场”。研究院成立起步,需要政府扶上马,但研究院并没有等靠要,而是走市场路线,为自己闯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一种新事物的发展,土壤环境尤为重要。赤壁市各级政府部门解放思想,摒弃狭隘的部门主义,不仅派干部支援研究院建设,还将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资金整合到研究院;研究院既致力于咸宁市本地的项目,也拓展周边市州的项目。两者相得益彰,助力研究院蹚出一条县级层面“纸变钱”的新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会君 通讯员 童金健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 研究院 经济建设 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

热门资讯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