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投保年龄、允许带病投保、每年的保费只需数十元或者百余元······过去一年,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遍地开花,大受消费者追捧,成为保险界的“顶流”。
6月2日,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加大了对“惠民保”业务的监管力度,将对低价恶性竞争、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险企扎堆推出“惠民保”
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23省82个地区179个地市推出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累计超4000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不难看出,“惠民保”在2020年成为保险行业的“现象级”产品。
记者查询得知,仅仅在长沙地区,2020年就出现了“长沙民生保”、“星惠保”、“湘惠保”、“湖南全民保”等至少4款“惠民保”产品。虽然4款产品是由不同的保险公司推出,但产品差异性不大,都具有投保门槛低、保费便宜、保额高的特点。比如,只要是湖南省本级基本医疗保险、长沙市基本医疗报销或公费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处于在保状态的,不限年龄、不分职业,均可参保“星惠保”;“湘惠保”和“星惠保”,50岁以下人群投保,每年的保费仅48元;“湘惠保”的最高保额达到300万元。
针对“惠民保”在市场上的走红,业内人士表示,“惠民保”的价格比较便宜,对一些中低收入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时,无法投保商业医疗险的老年群体以及患有疾病的人群也被“圈粉”。
“惠民保”定位为普惠型补充医疗险产品,对于承保机构而言,保本微利已实属不易,为何险企如此热衷这项不赚钱的业务呢?海通国际分析师孙婷指出,险企推出“惠民保”产品更加看重的是其依托政府背景带来的获客能力和引流能力;同时,与医保体系深入对接,也有助于为保险公司提供更多数据支撑,提高产品定价与风险管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公司的合作则有助于打通“医+药+险”产业链条,实现跨产业融合发展。
重点查处十大违规行为
银保监会表示,近年来,由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指导、保险公司商业运作、与基本医保衔接的地方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快速增长。目前大多数项目刚启动,业务模式、保障责任、费率水平、增值服务等仍在探索之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保障方案数据基础不足、缺乏风险测算,并未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医疗费用水平、基本医保政策、投保规模等基本要素,也未充分利用既往医保数据进行精算定价;部分承保公司业务经验、风控能力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可持续服务能力不强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银保监会出台了相关的管理规范和监管措施。
《通知》对“惠民保”进行了多个方面的规范,包括要求保险公司科学合理制定保障方案;压实主体责任,加强统一管理,完善内部问责机制;鼓励行业协会发挥自律组织作用,积极参与属地保障方案拟定,探索建立定制医疗保险服务规范,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等。
值得关注的是,银保监会还表态,将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监管工作力度,重点查处十大类市场乱象,包括: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产品或未及时报告保障方案;参与恶意压价竞争或承保价格低于成本;违规支付手续费、经纪费或其他费用;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拖赔惜赔;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合同期间内单方中途退出;泄露或违法使用消费者信息;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记者 潘显璇)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