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通过创新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加快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6月16日下午,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发布会上,济南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德志介绍了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情况。
济南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省第一
刘德志介绍说,我市大力培育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完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政策体系,开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作,出台《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2020年,济南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89家,新增数量排在全省第一位,总数达到3029家,位居全省第二位;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系统审核入库2577家。今年上半年,组织开展了线上和线下培训70余场,7400多企业代表参加,政策的“及时雨”在企业中反响良好。截至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达到2519家,接近2020年全年的入库总量,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源头支持。今年第一批高企申报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层层把关,严格推荐,共推荐上报850家,同比增长115%。
为企业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139.15亿元
刘德志介绍说,我市着力减轻民营企业创新负担。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2020年度,为4401家企业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达139.15亿元;为507家企业落实高企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额19.01亿元。强化财政科技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2020年为1456家企业落实省市区三级研发财政补助资金4.09亿元,居全省第一。为1427家高企兑付2020年度新增(复审)高企补助资金3.26亿元。2019年度全市R&D经费支出合计225.53亿元,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39%。
山东产研院已孵化124家高技术企业
刘德志介绍说,我市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积极打造创新研发平台。创新体制机制,打造全省首家“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孵化124家高技术企业,带动社会资金投入超过380亿元。加快打造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引进15家中科系院所,带动落地一批先进成果,未来将孵化出一大批高技术企业。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打造“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将高校、院所、人才等创新资源向民营企业整合,目前我市已建成9家,2020年依托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共引进各类高端人才63人,孵化科技型企业21家,获批承担省、市级各类重点科技项目64项。推进“双创”载体高质量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达55家,众创空间达139家。鼓励民营企业打造研发机构,我市各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达985家。
27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得立项支持
刘德志介绍说,我市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大力推动民营企业牵头开展关键领域技术攻关,2020我市共有27项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得立项支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3.75亿元,项目数量、争取省级资金均约占全省的1/3,居全省第一。实施市级科技计划管理“揭榜挂帅”制,征集我市1-3年内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痛点、卡脖子技术、重大研发需求等291项。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迅速启动市级新冠肺炎应急科技攻关29项,拨付资金936万元,一批产品取得医疗器械证书或投入临床研究。
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
刘德志介绍说,我市加快推进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依托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济南),打造济南科技成果转化“1+6+N”平台,推动各类科技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打通科技成果向民营企业输出的科技成果转化通道,目前,累计发布科技成果1500余项,挂牌项目697宗,挂牌金额53.5亿元,成交金额31.4亿元。强化金融和资本支撑作用,依托济南科技金融大厦,为民营企业提供“评保贷投易”五位一体科技金融服务,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赋能民营企业发展,2020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共计备案771笔,授信额度33.16亿元,贷款备案金额23.18亿元。
刘德志介绍说,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坚定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重大战略,以创新驱动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加强提质增效,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贡献科技力量。(作者:王端鹏)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