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未来五年的路线图近日正式对外发布。根据最新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打造6个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突破20亿美元,数字经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
7月8日,在北京亦庄创新发布会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时期北京经开区将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紧紧围绕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和“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努力实现七个“新”,即: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0亿元以上,跻身全市第一梯队,高精尖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打造6个千亿级创新产业集群。数字经济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建成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作用,从产业发展全链条、企业发展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来谋划设计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两区”建设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突破20亿美元,国际人才公寓年均增速50%以上。不仅如此,“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城市建设还将取得新进展、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在重点任务方面,北京经开区提出了“五个聚焦”,包括聚焦国家战略,增强产业链创新链自主可控能力;聚焦产学研用,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聚焦头部企业战略合作,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七有”“五性”,着力建设宜业宜居产业新城;聚焦开放共赢,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
北京经开区有关负责人介绍,经开区始终坚持在服务服从国家战略中发展自己,“十四五”期间,经开区在产业链创新链上将进一步发力,以“白菜心”工程等重大攻坚项目为抓手,继续强化集成电路制造和装备环节优势,确立经开区在全国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发展的领导地位。积极推动经开区信创园建设,开展北京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2.0建设,打造自动驾驶政策标准先行区,推动一批自动驾驶应用场景开放。
在北京经开区“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中,被写在突出位置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技术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一直被寄予厚望。《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加速完善。强化市场机制,深化“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每年落地“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50 项以上。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亦庄创新实验室为引擎,以20+创新中心、10+中试基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依托,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形成注重产业导向、市场导向的创新生态。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分中心,落实知识产权三年行动计划,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鼓励企业“揭榜”,每年承担国家级、市级专项50项以上。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对接在京科研院所,充分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作用。打造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扩大科技创新基金规模。创新人才服务机制,持续完善“人才十条”,深入实施“亦麒麟”人才品牌工程,打造全域“类海外”生活环境,加快建设百万平方米的国际人才社区。
作为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的“一张王牌”,经开区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描绘了清晰的发展图景。《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更好发挥头部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积极对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各领域头部机构,强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主导产业之间协同,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打造硬核产业生态,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推动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尖端科技项目落地。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搭建升级版的高端汽车整车制造及关键零部件供应体系,打造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方面,围绕疫苗、医疗器械等前沿技术,扩大产业规模。在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产业方面,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聚力打造智能制造应用示范及标杆工厂,深化“南箭北星”卫星网络产业布局。在数字经济方面,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先行区。
开放是经开区的基因。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加快聚集,“十四五”期间,北京经开区将围绕国际化和便利化“两个抓手”,着力推进“两区”制度创新,打造“421”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推进综保区建设,强化关键要素支撑保障。加快推进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加大对高端海外人才和机构的招引力度,办好5G 大会、机器人大会、通明湖信创论坛等品牌活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搭建产业协同数字平台,深化产业政策衔接和园区共建。高标准落实城南行动计划,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对口支援和结对协作。
此外,《规划》还提出,持续做好基本无“大城市病”的标杆,补齐新扩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建设惠民之城;突出科技导向,发挥产业优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提速,高标准构建城市大脑,围绕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数字政府等领域,搭建更多应用场景,建设智慧之城;加强文化浸润和精神文明建设,争创全国创新文化、工程师文化、工匠文化的科技文化先导区,建设人文之城;实施领跑碳中和行动,深化“无废城市”建设,推进韧性城市、公园城市建设,建设生态之城。
到2035年,北京经开区将建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国首都特点的全球产业新城综合发展标杆。
发布会上,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京诚)、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装备)、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奥晶典)三家企业还发布了新成果或需求。其中,电科装备发布在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湿法设备等技术上的突破成果,引起媒体关注。离子注入机是集成电路制造前道工序中的关键设备,难度仅次于光刻机。通过对半导体表面附近区域进行掺杂,引起材料表面成分、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电科装备战略计划部主任李进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电科装备已实现离子注入机全谱系产品国产化,可为芯片制造企业提供离子注入机一站式解决方案。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PM)和湿法设备也是集成电路制造核心、关键设备之一,李进介绍,电科装备8英寸CMP设备市占率达70%,12英寸CMP进入客户验证,性能表现优异。电科装备湿法设备已进入到8英寸集成电路外延片加工和芯片制造领域。“北京经开区作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之一,聚焦了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形成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十四五’时期,经开区还将继续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电科装备将抓紧这些有利契机,努力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高端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企业。”李进说。
发布会现场,装载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也首次在北京对媒体开放。这个全国首款由轻型客车装载的移动实验室,钟南山院士将其命名为“轻骑兵”,由清华大学、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奥晶典共同研发。博奥晶典科研办主任任军介绍,“轻骑兵”接通220V民用电或启动车上自带的发电机即可正常工作,采样可通过口咽拭子采样机械臂和人工两种方式完成。其装载的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45分钟即可完成全程实验,最快35分钟报告阳性结果,检测灵敏度可达150拷贝/毫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试剂和配套仪器均已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批准。“目前,抗疫‘轻骑兵’已经由北向南辗转奔波了数千公里,在安徽、广东等疫情防控一线中持续贡献抗疫科技力量”任俊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完成pre-IPO融资,下一步会准备正式IPO,希望能得到投资机构关注支持。
此外,中冶京诚还介绍了河钢集团唐钢新区三维数字化工厂项目,这是国内钢铁行业第一个覆盖料场、炼铁、炼钢、轧钢全流程业务的数字化工厂项目。项目不仅承载了河钢集团唐钢新区实现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的重要任务,也对我国整体推进钢铁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