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跌宕起伏的2020年后,南海正在打响一场绝地反击的经济翻身战。
“十四五”开局之年,南海的经济“半年考”成绩单出炉:上半年南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34.09亿元,增长18.1%。
在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压力下,南海的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经历种种大考后的南海将更加自信,更加有底气迎接任何挑战。
未来,南海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数字化转型上积极探索,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奋力绘就更加光明的未来。
防疫和经济两手抓
厚植实体经济发展沃土
事非经过不知难。这一年半来有多艰难,这份饱含非凡成就的成绩单就有多么令人振奋。
经历过去年的风雨,南海面对疫情显得更加从容。今年5月下旬,广佛地区发生局部疫情,南海承担着巨大的防控压力。三周内开展了多轮、数百万人次的核酸检测,利用短短20天左右的时间阻断了疫情传播,圆满完成了“平安高考”“平安中考”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南海始终坚持防疫、经济两手抓、两不误,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从数据上来看,上半年南海工业经济基本盘依然稳固,32个工业大类有31个实现正增长,产业体系不断优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促成了一汽-大众与中国联通联合打造5G+智慧工厂项目,共同推进5G+智慧工厂应用场景联合测试及实践,打造产业链5G+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两业融合也稳步推进等。
即使在今年疫情最紧张的阶段,南海绝大部分企业保持了生产的稳定。“今年以来生产就没停过,前五个月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左右,现在正全力以赴赶生产。”广东瑞洲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郭华忠表示。
与此同时,南海区的内生动力也在稳步增强。而作为拉动经济的
三驾马车之一,投资趋势也持续向好,其中民间投资占全区投资比重超过7成,显示出投资信心在快速恢复。
制造业是南海的“根”,民营经济是南海的“本”,南海将继续坚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让“根”更扎实,让“本”更稳健,致力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沃土。
优化营商环境
平均每天引资逾2.5亿元
一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企业对南海经济发展信心:今年上半年,南海新引进超亿元产业项目超50个,计划投资额超450亿元。其中,新引进超1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额达3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平均每天实现引进投资超2.5亿元。这些项目大部分是“两高四新”的产业项目。
从上半年招商情况看,“两高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招商形势喜人,村改招商、增资扩产成为重大项目的重要来源,龙头企业、头部企业纷纷抢滩南海,这些龙头项目的到来将进一步促使南海产业结构发生巨变。
1月,广东徐工建机智能制造基地奠基,南海迎来徐工在江苏以外最大的一笔投资;2月,中兴新司南科技产业基地、中日韩智慧能源产业基地等两大重磅项目签约。6月28日,深圳企业飞荣达落户里水,总投资20亿元,这家国内通信电磁屏蔽及热管理领军企业要在佛山打造通信集成大湾区生产基地。6月30日,中集天达落子九江,作为全球空
港设备和消防车龙头企业,中集天达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总部基地。
更令人兴奋的是,一批百亿级项目也正在进入南海、加快落地。其中包括,新引进计划投资额103亿元的瑞浦能源动力与储能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制造基地项目。
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引来“金凤凰”。这些龙头企业之所以青睐南海,既看重南海的区位优势、“大城资源小城成本”的性价比优势,也看重南海优良的营商环境。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飞和团队成员在与南海区领导及招商团队进行面谈后,仅一个月就达成了发展共识,签约落户南海。
6月30日下午,在成功竞得地块后,润慧科技园项目在地块现场举行了动工仪式,实现“当天拿地、当天开工”,为南海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到两个月实现从项目接洽到项目签约,这是招商引资的“南海速度”。而实现“当天拿地、当天开工”,则是推动项目落地的“南海速度”。
在南海,重点领域在不断进行改革攻坚:实验区建设不断加速,首批富有“含金量”的8项省级支持事项和24项市级支持事项迅速落实。全力推进村改项目,98个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认定项目已启动76个,完成17个;20个千亩以上连片改造产业社区示范项目启动13个;“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区级中心547个事项全部下沉至镇街实施,超97%的业务在镇街和社区办理,多个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这已成为南海干部的普遍共识。口碑相传式的以商引商,已成为南海招商引资的重要软实力。
接下来,南海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实验区建设。突出村改大攻坚,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以更大力度推进城市更新。坚持招大商、大招商,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将一批区级事权下放镇街,向市争取将部分市级事权直接下放至镇街实施。以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加速引进一批引领性、带动性、根植性强的大项目。
推行线上经济
加速双循环增强内生力
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扩内需、稳经济的重要抓手。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经济一度受挫,南海区及时推出系列举措,有步骤、有层次地推动消费市场回暖。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其中,在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期间,南海区积极引导本地企业联合媒体、电商等平台,推出抢券、打折、满赠等促销活动。比如第二届南海(桂城)国际美食节、2021乐享南海缤纷消费节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积极创造南海消费热点。仅在春节假期期间,南海区主要餐饮企业较2019年同期实现平均10%~30%的显著增长。
受疫情冲击影响,今年的线上经济被赋予更多期待。
“外部大环境我们无法把控,唯有适应大环境才是生存之道。”佛山市啟盛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监詹耿琛表示,公司致力扩大国内销售途径,打通更多线上销售渠道。经过努力,目前该公司自主品牌的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15%,这个数字每年都在上升。
在外循环方面,出口是拉动我国今年上半年经济复苏的最大动力。今年上半年,南海出口同比增长81.4%,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与去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司的进出口业务同比增长超过25%,这得益于新出台的政策。”佛山市永正大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白永泉所指的政策,是今年南海区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该政策鼓励区内企业自主进口和通过区内贸易代理公司进口先进技术装备。
南海区经济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已召开多场专题宣讲会,向企业宣传和普及现有的国家、省、市外贸扶持政策,目前10多家企业的进口设备渠道已经回流南海。接下来,将继续重点攻坚南海区货物外流企业,加强政策宣讲,增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
用好“金钥匙”
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佛山这座制造业大市由大变强的必然选择。
7月27日,佛山召开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大会,现场发布《佛山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因扶持力度极大,被业界热议为“史无前例”。
传统制造业仍居南海产业的大头,对于南海而言,数字化转型也是面向未来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事实上,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在南海布局较早,早在2017年,南海在省、市支持下,率先建设全省首个“广东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示范区”,开启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的探索。
两年后,南海又发布《佛山市南海区“腾云计划”发展行动纲要》,由此,南海区数字化转型整体规划从引导量变升级为促进质变。
截至目前,南海已累计推动超25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出超过200项应用服务;12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21家企业入选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工业企业应用机器
人共1052台;全区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5.2%,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64.5%,各项数据均列全市前列。
同时,为解决制造企业遇到的“不敢转、不懂转、不知道找谁转”等问题,近年来,南海已先后引入了腾讯工业互联网粤港澳大湾区基地、京东智联云大湾区产业运营中心项目、腾龙湾区数据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
此外,南海还成功与阿里云、华为、京东云、百度、徐工汉云、奇安信、富士康工业富联、三大通信运营商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以及知名工业互联网服务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这些平台企业立足南海、布局湾区、服务全国,将极大支持南海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为进一步推动南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南海近期将举办2021年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发布“十百千”工业企业培育计划系列政策及其培育企业库,并发布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随着越来越多南海企业,用“数字化”这把钥匙,去打开高质量发展大门。南海传统制造业发展,将有望迎来一个新的春天。(统筹/珠江时报记者李丹丹文//珠江时报记者李年智李丹丹)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