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笼捕虾,下网抓鱼,分拣装载运输……台山烽火角占地3万亩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内,渔民们一刻不得空闲,鱼贩子的货车每日往来于228国道,通过西部沿海高速将新鲜捕捞的鱼获运往珠三角乃至全国各地。示范区的企业代表“江门年丰”日均鱼虾出塘量达数万斤。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海鲜铺子”,江门用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了1/3的粮食、1/4的水产品、1/5的肉类和1/8的蔬菜。2021年上半年,江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02.05亿元,同比增长16.8%、比全省平均增速高6个百分点。其中,牧业产值68.13亿元,增长32.7%;渔业产值68.77亿元,增长11.1%,稳产保供成绩亮眼。
近年来,随着江门“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格局的初步构建,陈皮、大米、茶叶、鳗鱼、马冈鹅、禽蛋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形成,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屡创新高,2020年首次突破500亿元,富民兴村产业迈入发展“快车道”。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郑少强透露,为强化稳产保供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江门将以重点扶持发展六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为抓手,推动全市农业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3年实现六大产业全链条总产值翻一番,力争“十四五”期末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
“米袋子”▶▶全年粮食产量不低于19.59亿斤
正值处暑,晚稻秧苗下田近一个月了。五邑大地上,广袤农田早已换上碧绿的“新装”,郁郁葱葱的禾苗长势喜人。在恩平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牛江镇,中农蓝(广东)农业有限公司晚稻种植面积达5000亩,较之早稻种植增加1500亩。
该公司行政总监潘志华介绍,虽然上半年面临着干旱的威胁,但得益于气象部门提前预判,公司及时做好抽水灌溉准备,指导种植大户应用富硒益生菌施肥技术,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公司上半年早稻平均亩产达917斤,同比增收65斤。加入我们合作社的种植大户普遍增产增收,以专业种植户梁叔为例,他今年种植了优质稻‘华航48#’,平均亩产达1100斤,高于去年的950斤,每亩增收202.5元。”潘志华说。
笔者从江门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该市春季粮食播种面积约132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达125.3万亩,比省下达任务数增加0.99万亩,保障了粮食播种面积稳中有升。目前早稻已收割入仓,预计亩产375公斤,比上年增加3公斤;总产量47万吨,同比增加0.7万吨,为今年粮食稳产保供奠定基础。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郑向华表示,下半年,江门市晚稻种植面积不少于129.69万亩,即在2020年晚造面积的基础上扩种晚稻5000亩,这也是省下达给江门的硬任务。另外,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278.182万亩,产量不低于19.59亿斤,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
稳住压舱石,必须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据了解,江门下半年将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3567.62万元,支持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稳定种粮信心;发放2021年中央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3177.37万元,用于直接补贴种粮农民。
藏粮于地,须稳住粮食生产基本盘。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8.62万亩,同时结合《江门市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方案》建立复耕台账并制定整改方案,12月底前全面完成15亩以上连片撂荒地复耕。特别是靠近高速公路、省道等主干道两边的撂荒地,须在今年内全面完成复耕复种。
目前,江门全市现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215.28万亩,各级累计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28.7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7.67万亩,占全市可耕地面积234万亩的88.7%。
“菜篮子”▶▶创建14个国家标准化养殖场
在鹤山市绿湖农庄有限公司(下称“绿湖农庄”),传统平房猪舍变身高层楼舍,猪只住进了“电梯房”。猪舍周边,一派湖光山色、绿树环绕,一改传统养猪场臭气熏天的形象。
绿湖农庄最早于2016年探索楼房养猪模式,5层高的楼房猪舍内引入全自动喂料系统、中央风井排废气系统、中央漏斗型集污排废渣系统、分层通风换气系统、水帘降温系统等,实现饲养管理智能化、集约化、无害化。据介绍,一名饲养员日常能够管理5000头猪。
该公司总经理黄祖康表示,高层猪舍占地面积少,相当于传统猪舍的10%—20%,每一栋的存栏量达到1万头猪,同时能够打造立体式环保生态循环生产模式,建成“农林牧副渔+沼气发电”立体循环农业生态系统。“我们利用科学的制沼工艺,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弃物生成沼气,沼气发电上网,实现了污染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黄祖康补充,“我们是全省首家发电上网的企业。”
绿湖农庄的楼房养猪模式是江门大力推进畜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缩影。出台《江门市种养循环发展规划》以后,江门坚持保生态与保生产并进的原则,整体布局全市年出栏240万的生猪产能,重点在台山、开平、鹤山、恩平等市,建设规模化、生态化、智能化的生猪养殖项目,打造种养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的现代化美丽牧场。目前,该市已创建14个国家标准化养殖场、3个省级现代化美丽牧场。
江门市上半年农林牧渔业经济数据显示,全市牧业产值68.13亿元,增长32.7%,成绩亮眼。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梁浩彬介绍,在稳定“菜篮子”生产供应方面,上半年全市生猪存栏137.4万头,同比增长74.0%。另外,全市累计建设21家省级“菜篮子”基地,培育了61个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了36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不但满足了本市需求,还大量供应大湾区其他城市,扮演好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角色。
据了解,绿湖农庄正在投建一个产业化养猪场项目,包含有5栋9层高猪舍、2座饲料车间、1间药房和1间无害化处理室,建成后将实现年出栏9万头的目标。另外,恩平地区的广东大广农牧有限公司正在牵头筹建省级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
“海鲜铺子”▶▶规划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台山烽火角建起了3万亩连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引入了3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探索开展水产养殖尾水收集集中处理试点,建设连片集中高位池养殖尾水处理模式基地。其中,江门市年丰生态渔业有限公司(下称“江门年丰”)布局于此地的养殖面积达11517亩,以四大家鱼的养殖及苗种繁殖为主,鱼虾出塘量日均数万斤,目前是广东省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基地。
江门年丰生产总监刘斌介绍,公司承租以后便将原有“散、乱、差”池塘升级改造成标准化养殖鱼塘,配备智能投饲装置、智能增氧设备、水体环境实时监控系统等,同时还引入了仿生态养殖技术、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底污收集技术等。“我们公司打造了从苗种繁殖到养殖销售、饲料配制全程各环节的数据追溯体系,走出一条生产规模化、监测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的现代养殖道路。”刘斌说。
江门年丰是江门推动水产行业结构升级,实现渔业增效的典型代表。2020年9月,江门以发布水产公共区域品牌“江门水鲜”为契机,成立行业协会,建立现代化养殖技术体系标准,推动渔业向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迈进,实现渔业一二三线融合。
江门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善和表示,江门作为渔业大市,拥有台山鳗鱼、江门水产两个省级产业园,全市养殖面积、渔业经济总量均居全省第二,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海鲜铺子”,“江门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为了提升水产养殖质量效益,江门正以台山烽火角3万亩连片水产养殖示范区、台山北陡南美白对虾高水平养殖基地和新会大鳌南美白对虾产业强镇的建设为抓手,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持续推进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在提升渔业养殖科技含量方面,江门重点推进台山鳗鱼、台山青蟹、台山蚝等地理标志水产品种苗研究和品牌建设,同时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技术,规划建设乌猪洲、沙堤、下川西南海域等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打响“海洋牧场”的名声。
赵善和透露,今年以来,江门共计投入672万元建设84个重力式深水网箱,未来还将有序发展远洋渔业,加快推进渔船及捕捞、加工设备改造升级和码头、冷库设施配套建设,发展集生产、加工、贸易、观光于一体的“渔港经济区”,提升远海远洋渔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南方日报记者黄烨倩 通讯员蒿子枫)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