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在国家级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上下都将解企忧、纾企困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予以帮扶,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发展信心,开创“双招双引”新局面。
“在宁国经开区的支持下,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我们今年产值仍然有望达到5亿元。”宁国经开区德特威勒密封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汪恭乐告诉国际商报记者:“自动化改造方面,宁国经开区,还有宁国市经信局、科技局、发改委等政府部门都对我们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在宁国加大投资。”
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要求,宁国经开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企业有机结合,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实际行动。依托“四送一服”开展“访千企”行动和“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经开区上半年累计走访企业3000余批次,收集企业问题147个,共征集为企业办实事典型案例69件;通过对接劳务派遣,解决14家企业用工缺口近400人。
“我们要服务好企业就要摸清楚企业的情况,了解他们的需求,针对性帮扶。”在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随同记者采访的宁国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韩超刚甚至比企业员工都要熟悉企业情况。据他介绍,保隆公司主要生产汽车排气系统管件、车轮配件及车身结构件等。其中车身结构件已经做到全球第三、全国第一,内高压成型技术是他们的核心技术,通过压力把原材料钢管一次成型设定的各种不规则的形状,不再使用传统的焊接拼接方式,这样重量更轻、质量也更好。
“每一个企业,管委会都安排一名干部对口联系,市里也会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联系,企业无法解决的问题,都可以逐级反映,逐级帮扶。”韩超刚说。
目前,宁国经开区正鼓励现有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新引进企业按照智能化工厂标准建设,通过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生产方式。作为宁国经开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一只劲旅,拥有员工1700余人的安徽保隆也开展了相应的改造升级工作,启动了数字化战略。在经开区的大力支持下,企业成功获得了安徽省经信厅的专项补助资金。
据安徽保隆项目专员唐海芸介绍,上海保隆2006年投资宁国,15年来持续发展壮大,高度认可宁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2016年,上海保隆在宁国经开区收购破产企业,新设安徽拓扑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整体承接保隆(安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承担的车轮配件单元业务,生产汽车轮胎用气门嘴、平衡块系列产品。2020年,拓扑思公司销售收入近4亿元,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宁国经开区已经成为上海保隆在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记者 许 霞)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