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大能力,干多大事”,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也将迎来“一类一策”的分类指导。12月23日,北京银保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根据《实施意见》,对于北京市辖区内保险中介机构,将“引导一批、规范一批、限制一批”,通过3-5年努力,培育和涌现出一批专业特色鲜明、专业优势领先、专业价值突出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近年来,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在保险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末,辖内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388家。其中,保险经纪机构171家,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70家,保险公估机构47家,另有在京保险专业中介分支机构468家。主体数量、资产规模和业务收入均居全国首位。
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北京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已经涌现出一批具备一定管理基础和经营特色,在保险产品创新、风险管理服务、先进技术运用、寿险营销管理等方面展现专业价值和优势的中介机构,发挥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不过,仍有少部分机构以“收单挂靠”为主要业务来源,专业能力有所欠缺;部分机构经营理念存在偏差、过度追求业绩,发展可持续性不足;部分机构治理结构和内控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基础投入有待提高。
曲速资本、保观创始人杨轩指出,现在的保险中介市场比较散乱,一些规模较小的保险中介机构乱象较多,问题主要集中在飞单、套手续费等违规行为。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也认为,目前保险中介数据失真严重,不少机构存在违规套费等问题。从业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利益导向严重,与实际保险业务发展要求存在差距。
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北京银保监局对北京赛保通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汇康保险销售(北京)有限公司等中介机构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违法违规原因包括编制、提供虚假的资料、超出核准的经营区域开展业务等。
杨轩认为,保险中介机构的一系列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长期以来,保险中介市场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没有优秀人才流入,资本市场对保险中介机构的关注度也不高。
《实施意见》的出台,有望对北京地区的保险中介市场进一步规范。
据了解,《实施意见》共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引导一批、规范一批、限制一批”的分类指导思路,支持有能力、有条件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差异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强化正常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底线和红线意识,持续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对于无法正常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制定市场化退出机制,引导主动退出。
如《实施意见》将强化内控管理,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规范设立股东大会(股东会)、董事会(执行董事)、监事会(监事)和高级管理层;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严格防范非法集资、传销、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等重大风险隐患。
杨轩强调,合规经营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保险作为金融持牌业务,更需要合规经营。
《实施意见》指出,鼓励专业领先、管理规范并取得明显实效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进一步发挥保险中介在保险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中的独特优势。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对于专业领先、管理规范并取得明显实效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鼓励其根据自身条件和专长,从产品服务创新、风险管理服务、销售队伍管理、信息技术运用、机制优势发挥等五个方面寻找突破口,着力在专项领域形成比较优势,同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中介机构高质量发展。
而对不具备经营保险中介业务条件、不能依法依规落实监管要求、无法正常经营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稳妥推动实施多种形式的市场化退出,将督促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加强分支机构管理,主动撤销无场所、无人员、无业务等无法正常经营的分支机构,并探索建立主动歇业制度。
(北京商报记者陈婷婷实习记者李秀梅)
免责声明:本文不构成任何商业建议,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站发布的图文一切为分享交流,传播正能量,此文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